中藥製炒與地道藥材並重


  東陽藥刊前期評述『龍膽瀉肝丸是否含馬兜鈴酸』?經披露後獲廣大迴響,前已與某醫藥博士談及地道,今將再續談製炒,某博士堅稱應以新科技HPLC為重,本公司堅持製炒與新科技並重,HPLC祇能探測品質成份,無法辨別是否製炒,新科技不能否認,遵古法製卻不能不承認。

  中藥製炒的主要目的是調制藥性與分解成份,使之緩和或改變藥性,其如土炒、酒制、醋制、鹽制、油制、蜜制、米炒、乳制、薑汁制、童便制等,中藥藥性的傳統基本理論是『四氣五味』,四氣指寒、熱、溫、涼;五味指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,藥物的藥理作用取決於其理化性質,而理化性質,又隨炮製方法的不同而改變。

  隨著工業社會的發達,生物科技不斷研新,初期以薄層層析法檢視藥品中所含原料成份,但中藥濃縮製劑研發技術的日新月異,中藥的檢驗也隨著最基本的檢測方法如灰份、酸不溶性灰份、水溶及稀醇抽提物的結果來評估其品質,現在更積極以HPLC(高速液相層析法)的指標成分濃度來判讀藥品的品質,進而以重金屬含量檢測鉛、銅、鎘、砷、汞之含量,確保人體健康。

  在此申明:科學結果固然值得參考,但依循傳統製炒產生的功效卻不容否認,唯有遵古法製才能抽提出藥材本身之原物、原性、原味。